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纪检  > 群团工作

支部书记讲党史 | 八七会议的历史转折与秋收起义的熊熊烈火

发布时间:2021-04-13 09:21

来源: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

点击量:

第三期

推荐人:刘文杰,产业发展事业部第一党支部书记。今天他分享的党史学习主题为《八七会议的历史转折与秋收起义的熊熊烈火》。

八七会议: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转折

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139号。这是一幢修建于1920年的三层西式公寓,四周都是历经沧桑的老建筑,街景中还能看出百年前的景象。1927年的武汉曾是大革命的中心。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国民政府由广州搬到武汉。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机关也迁至武汉,并从全国各地抽调优秀干部前往武汉开展工作。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内的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面临严重危机,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也就是八七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事关前途命运的生死抉择,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 八七会议旧址

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八七会议后,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


秋收起义:燃起“农村包围城市”的熊熊烈火

1927年8月9日,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即轰轰烈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明确了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并确定了不能再举国民党旗子。这意味着共产党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的工农革命军旗帜。

☉ 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掀起了革命的热潮,黄麻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相继爆发,农村革命根据地陆续建立。仅1927年至1934年期间,全国各地爆发武装起义就达800多次,从罗霄山到大别山,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可以说,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崭新篇章,开始了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读史心得

    曾多次探访武汉的红色足迹,在八七会议旧址驻足,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领略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斗争的峥嵘历史,仿佛置身于1927年的那个秋天,八七会议的义愤填膺,秋收起义的慷慨激昂,铺就了中国革命的底色。

    在历史的转折处回眸,年轻的共产党人毅然奔赴前线,以热血换取祖国河山完好,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概!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人如此顽强果敢?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时隔百年,党中央带领勤劳的中国人民又一次前所未有地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斯年硝烟已逝,但老一辈共产党人求真务实、不畏艰险的精神长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路口,回望百年党史,传承红色精神,勇立潮头、搏击市场,切实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融入生产经营实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高质量的经营成果助力天行集团新十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