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题专栏  > 项目巡礼

“三全三商”重点项目巡礼㉘ | 天行湖北工建季家湖保护综合治理建设工程施工纪实

发布时间:2022-08-09 12:19

来源: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

点击量:

走进现在的季家湖,一幅生态秀美的亮丽画卷跃然眼前:水面波光粼粼,宛如镜面,倒映芦苇仰首;路旁绿树掩映,水中鱼翔浅底,到处是荷花飘香;这万象图腾,巧妙地与光影交织。站在浮桥,微风徐徐,凉爽萦绕,举目四望,美景尽收眼底。面对如此秀美自然的风韵,谁能想到这个前段时间刚登上《新闻联播》的湿地典范,曾经还是一个水体发黑、蚊虫滋生的臭水沟;而今,蓝天碧水,清澈见底,美丽与生机同辉,短短两年不到,其间经历了什么?

惊艳亮相,臭水沟蜕变成秀美湿地
       “快看电视!这是我们季家湖,里面还有一群白天鹅!”近日,季家湖作为我国湿地保护典范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当地村民陈先生看到季家湖的美景后,情不自禁发出感叹。
        季家湖位于江汉平原西端,宜昌市当阳市东南部沮漳河中下游两岸。上世纪70年代初,为满足排涝需求,当阳县在草埠湖农场北堤队修建临时蓄洪区,围成季家湖,北靠新港河,西临253省道,东、南为围堤,湖周三边为楚城村农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该湖长期被承包进行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造成了湖水水质严重恶化,水面浮萍大量堆积,又因该湖泊无外来水源,水质长期为劣Ⅴ类,2013年9月被纳入湖北省第二批湖泊保护名录。
       2019年,当阳市委、市政府根据《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规划(2019-2021年)》为契机,下决心开展沮漳河流域综合治理。市政府将季家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并出资1859万元买断季家湖渔业养殖合同,搬迁湖内全部养殖户,禁止湖泊区域内人工投肥养殖,拟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自然生态提质再造、建立完善有效的管护模式。该项目由湖北工建承接,誓完成“消除劣Ⅴ类水质”整体目标。
       在项目工作人员引导下,笔者通过一段小路,来到了湖中刚修好的木栈桥上,嗅到阵阵荷花香,既清香淡雅,又那么绵延悠长。深入塘中芦苇丛中的荷花,竟相在芦丛中蓓蕾、盛开,苇荷相映,自成一景,岸边倒影成诗,芳草萋萋,尽显了“湿地公园”地湿、水润、草嫰的生态之美。
       据悉,季家湖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退渔还湖工程、湖区清淤工程、水体连通工程、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水生植物种植工程和乡村振兴配套等工程。“从一片恶臭浑浊的鱼塘,到现在形成蓝绿交织、水花交融的水生态景观,我们真的做了很多。”湖北工建季家湖项目负责人王冰峰见到如今碧水微澜的旖旎风景也深有感触。
目前,项目一期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建设完成内容主要有:
       一是破梗环湖和圩堤加固。湖北工建破除106根田埂,完成18万方土方转运及52万方清淤工作,土方用于圩堤加固,淤泥用于打造生态漫滩,清淤面积1560亩,清淤覆盖率达到65%,湖区面积由1320亩变成3200亩,增加约2000亩。
       二是水系相连。截至目前,共完成1座引水闸、4个溢流井、9处连通管等水利设施建设,铺设管道总计约1300m,通过湖外减排,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杜绝外来污染源,并在湖区内设置6座补水井,防止水分蒸发。水位达到常水位39.0m时,平均水深1.5m,湖区库容为141万m³,按设计流量2.5m³/s,灌至常水位只需7天。
       三是生态复绿。在保留原有杨树、栾树、广玉兰等共计3275颗的基础上,完成西南角生态复绿,栽种香泡、香樟、栾树等共计1700颗,复绿面积3万㎡。
       四是水生态修复。共完成西南角及西区水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64万㎡密刺苦草和轮叶黑藻水草种植,水草覆盖率达到90%,目前种植水草区域水质清澈见底,生机勃勃。
群鸟翔集,绘就秀美生态画卷
       季家湖作为当阳市纳入《湖北省第二批湖泊保护名录》的唯一的湖泊,结合其悠久历史文化,对于周边乡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季家湖保护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从前期开工至初见施工效果,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央环保督察组、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宜昌市水利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走访季家湖项目参观、调研,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很多可实施性意见。

       根据宜昌市环境监测站近半年水质监测数据,季家湖已经从以前的劣Ⅴ类恶臭水体变成了清澈见底的美丽湖泊,目前季家湖水体常年保持在III类以上,局部月份可以达到地表II类水质标准,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建设目标。
       在完成消除劣五类水体目标后,湖北工建持续发力修复生态环境,在工程试点期间,项目部累计种植苦草生态胚112万个、轮叶黑藻冬芽760斤、密齿苦草1850万株,湖泊水下森林初具雏形。据测算,一年内,可使季家湖水体透明度达到1米以上。
       同时,湖泊生态系统逐渐形成,通过观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白腰杓鹬、白琵鹭等都先后飞到季家湖来过冬。尤其是白天鹅,于2021年11月份到季家湖后再也没有飞走,留在当地过冬的群体数量一度达到17只之多,还有其他在湖中栖息过冬的各种鸟类、野鸭等更是不计其数,数量达上千只。
        现在的季家湖可谓是鱼儿活跃芦汀荡,野鸭欢歌羽尾扬,恰逢夏季荷花盛开,湖边已成了周边居民流连忘返的地方,飘逸着诗情画意和歌声。而这,正表明湖北工建承建的这一生态修复工作已取得成效,当地生态环境正持续好转。
协同创新,探索环保发展道路
       放眼望去,如今水清、岸绿、生态美的季家湖正处处诠释着湖北工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喜人成果。作为湖北工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建设重点项目,集团高度重视,多专业集团化作战,最终交出了完美答卷。
       据悉,项目中标正值疫情肆虐武汉之时,项目部克服困难居家办公,在疫情还未解封前按防疫要求审批通过后到单位商讨方案,武汉解封后第一时间赶到当阳进行方案汇报。最终确定先治水、再造景、最后打造产业的总体指导方针。
       通过采用“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示范项目,接着采取破梗还湖、水环境治理、水体连通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恢复季家湖生态环境,之后为了巩固一期治理成效,2021年1月同步实施二期提档升级建设,投资1亿元,主要进行岸线整治、配套绿化、实施自然生态提质再造,通过系统性治理,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生态+乡村+文旅 ”雏形。
       同时,在生态修复工艺上,该项目采取了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无任何化学、物理等方法干涉,通过向水体中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比如“密刺枯草”、“轮叶黑藻”等,同时针对性的投放“鲢鳙”、“鳑鲏”、“河蚌”等鱼类、底栖动物等水生动物及微生物制剂等三位一体,立体式构建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降、吸收、转化、积累,降低水中悬浮物和营养盐的浓度,从而抑制和减少浮游藻类生产量,减少底泥的再悬浮,提高水的透明度,改善水质,同时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也为水生动物和昆虫、水禽提供栖居地。
       按照总体规划,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推进三期工程,打造生态沉浸式旅游。通过招商引资、项目运营等,结合乡村振兴及全域综合旅游整体部署,优化运营方案,引入市场主体,围绕以天鹅生态体验及荆楚文化、农垦文化为要素,打造“研学拓展+乡村文旅+休闲修养”为一体的复合生态沉浸式旅游景点。
        清水入湖、水草丰茂,飞鸟云集、鱼翔浅底,这是今天的季家湖。作为这一项目的承建方,湖北工建将持续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沿着这条从绿水青山中开辟的道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林更茂,为推动美丽湖北建设迈出新的步伐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