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天行新城集团——与武汉新城同生长共未来
发布时间:2023-06-30 20:19
来源:
点击量:

长江日报整版聚焦报道
“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开园,武汉新城展示中心步入最后冲刺,红莲湖未来学校即将建成投用,绿轴公园、体育公园初现规模……光谷向东,红莲湖畔,武汉新城中心片区,一座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拔节生长”,天行体育新城集团总经理张舟说,“我们见证了这片杂草丛生的土地,正在蜕变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写入今年的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令张舟感慨万分。他所在的天行新城集团,秉承前瞻的眼光与思维,15年间已在武汉新城这片土地上,先后布局花山生态新城、梧桐湖生态新城、红莲湖数字产业园3座新城,如今他们又将在建设武汉新城的重大历史机遇中,深入做好“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三篇文章,见证并创造新的传奇。
以产兴城:
郊野小镇成城市副中心
近日,武汉认定首批3家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及6家示范楼宇(街区),武汉软件新城位列其中。
武汉软件新城
作为花山生态新城的核心产业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的核心示范区,武汉软件新城自2012年奠基启城以来,聚焦“光芯屏端网”网端互联网产业生态及智慧健康产业集群,吸引了240余家企业入驻,2万余名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成为武汉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园区。
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集聚武汉软件新城。2019年入驻的迈异信息,在国内首创分布式云服务运营模式,将云计算“5S店”开到产业园区;刚刚完成近2亿元战略融资的开目信息,最新发布新一代PLM云平台产品;连续7届蝉联国家级应急服务支撑单位,安天信息自主创新的反病毒引擎产品,为全球超过30亿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4月,在花山生态新城举行的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上,武汉软件新城及新城内重点企业集中亮相,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首个聚焦“创新”的全国性软件峰会活动。据悉,正是依托以武汉软件新城为代表的创新园区的快速发展,武汉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362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519亿元,增长近6倍,年均增速达21.4%。
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
兴城先兴业。作为“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功能园区全生命周期运营商”,十年成城的武汉软件新城正是天行新城集团以城聚人、以人聚产、以产兴城,推进花山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缩影。
作为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的启动项目,从2008年至今,历经15年的开发建设,47平方公里的花山生态新城已成为重点发展自贸港与保税物流、软件信息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与设计、养生与居住四大产业,打造“两带三区”产业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被国家发改委誉为“新型城镇化的湖北样本”。
如今,从武汉火车站出发,经严西湖大桥,10公里路程可直达武汉软件新城;地铁19号线途经花山新城站,预计年底建成通车;沿光谷生态大走廊南北向直线布设的光谷空轨即将开通运营;作为武汉市区内长江以南唯一的外贸码头、内陆空间最大的一个深水良港,花山港让“武汉造”快速“通江达海”……
产业和交通之外,花山城市功能快速完善。湿地公园、环湖绿道、生态茶园已建设完毕;希尔顿酒店、云旗航空运动公园引来无数游客;光谷第二十六小学、第二十七小学、光谷花城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相继建成投用;毗邻花城大道的光谷人民医院有望明年建成;连通严西湖、严东湖的花山河TOD综合体将于6月30日正式亮相,“花山版”楚河汉街从梦想照进现实。
花山生态新城湿地公园
从修路架桥到筑城造梦,天行新城集团目标明确:要做“城市合伙人”。15年前的郊野小镇,蝶变成为承载20万人口宜居宜业的东湖高新区城市副中心,作为见证者、亲历者,也是创造者,武汉光谷现代服务业园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花山已形成以产定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蓬勃发展态势。”
两年前,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赛意信息落户武汉软件新城,助力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赋能。“花山有很多我们的上下游企业和同行,我们正是看中了新城的产业聚集效应和生态环境。”该公司武汉负责人说。
如今,作为武汉新城八大组团之一的花山片区,擎起了“打造健康智慧宜居区”的大旗,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性的转型发展机遇。“在大武汉的发展版图上,在武汉新城的规划蓝图里,在‘世界光谷’建设中,花山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花山街道负责人说。
以城促产:
园区还在建设,企业已经入驻
6月20日,武汉新城中心片区、红莲湖片区交会处,数字经济产业园内,武汉新城展示中心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00多名建设者为项目建成收官进行最后的冲刺。
武汉新城展示中心施工现场
该项目由天行新城集团投资建设、天行湖北路桥集团施工,以“登云台”为设计主题,集规划展示、产品发布、路演会议和行政服务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武汉新城对外平台和招商展示窗口。
与花山生态新城相距半个小时车程,预计投资500亿元的红莲湖数字产业园是天行新城集团布局武汉新城核心区,着力打造的又一标杆性产业项目。
今年2月,《武汉新城规划》发布,提出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即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下好先手棋,才能打好主动仗。早在3年前,天行新城集团就抢抓武鄂同城发展机遇,前瞻性布局建设红莲湖数字产业园,承接光谷外溢的产业资源、科技资源,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助力武汉建设“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
从武汉新城展示中心出发,沿着未来三路步行10余分钟,即可抵达建设于2016年的国家存储器基地。未来三路途经光谷智造园、未来科技城、红莲湖数字产业园,沿线布局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总投资逾4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武汉重点打造的3条“千亿大道”之一。
未来三路
“作为离光谷最近的产业园区,红莲湖数字产业园全面承接光谷产业功能外溢,是武鄂同城的‘桥头堡’。”天行新城集团招商运营中心总经理汤文珂介绍,“聚焦打造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的产业新城,产业园一边建设,一边招商,截至目前,已签约金宏气体、新烽光电、万享科技、鑫格瑞纳智能装备等30余家企业,累计招商引资160亿元。”
同样地处“武鄂黄黄”城市发展带的中心位置,作为武汉新城八大片区之一的梧桐湖新城,则在近期迎来了数字营销领域头部企业亿玛在线。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打造“亿玛华中总部基地”,建设“亿玛数字经济产业园”“亿玛数字经济产业小镇”,助力鄂州打造数字产业科技新城。
亿玛在线项目签约仪式
48平方公里的梧桐湖新城定位为“科教文化宜居区”。目前,聚焦产业发展文化科技大学城,已相继引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天行体育东湖高新科技创意城等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技术、光电信息、医疗器械等领域,全力打造滨湖科教新城标杆。
梧桐湖生态科学城
崛起的科教生态大城,吸引了越来越多创新创业者的目光。截至目前,梧桐湖新城已吸引120余个科研团队和高科技企业入驻,1100余名高科技人才落户,成功打通“产、学、研”上下游转化链。“看中的是这里的区位条件和生态优势,直播业务的人货场三方面俱佳。”从鄂州走出的亿玛在线董事长兼总裁柯细兴说。
产城融合:
为武汉新城抒写生态答卷
作为花山新城的“艺术新地标”,白石美术馆的建设初衷是将美术馆搬进社区。设计师以一个自然的白石头为灵感,希望“它就像是一直扎根在这里,从土里长出来一样”。
白石美术馆
不只是一座产业之城,更是一座生活之城、生态之城。除白石美术馆外,绿城·生活美学馆和花山生态艺术馆也早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前者曾有武汉“最美书店”之称,6000余册藏书令人流连忘返;后者是湖北首个绿色三星建筑,5大智能化管理系统,37项生态技术,真正实现高标准低碳排放。
生态场景在花山随处可见。花山知园生活艺术馆内,一棵310岁的古老皂荚树,曾遭破坏性施工险些被“搬家”,后来被紧急保护,在精美“古树平台”享受“特保”待遇。一场“事故”,变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古皂荚树
坐拥一江两山四湖,花山生态新城一半山水一半湖,绿地和水域面积就占新城总面积50%以上,先后被评为“国际一流生态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核心产业区武汉软件新城,被誉为“武汉最美园区”。作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武汉样本,推窗见绿,成为花山人真实的生活写照。
持续厚植的生态“含绿量”,也极大提升了花山生态新城发展“含金量”。继泰康之家·楚园开园入住,总投资500亿元的泰康科技和大健康总部项目也宣布落地花山生态新城,打造中国大健康“第三极”。上个月,该项目一期集中开工,将建设智慧保险、智慧健康、智慧财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科技底座六大板块,建成后入驻人数将超1万人。
同样冠以“生态新城”之名,依托40.5%森林覆盖率,梧桐湖、梁子湖、月山湖等湖泊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天行新城集团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将梧桐湖生态新城打造成武汉新城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城”。“作为老武汉人,我喜欢热闹,但也为梧桐湖的宁静停下了脚步。”武汉著名作家胡榴明说。
梁子湖生态文明展示馆
20条道路、两馆、两园、学校……目前,在红莲湖数字产业园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50多个项目正在同步推进。
虽然没有先天的生态优势,但天行武汉新城在建设过程中依然以生态为底色,保留了大量的生态绿地,并规划建设45万平方米超大规模集中生态公园——中央生态绿轴公园,用最好的山水资源承接光谷东产业集群资源,为武汉新城抒写生态答卷。
中央生态绿轴公园(正在建设中)
从武汉新城展示中心“登云台”望出去,近在咫尺的绿轴公园绿意盎然,几只白鹭在水塘中悠闲觅食,展馆和景观已经连成一片,绿在城中,城在绿中。
2008年谋划花山生态新城、2009年发力梧桐湖生态新城、2019年打造红莲湖数字产业园,15年来,天行新城集团以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战略布局,通过科创引领、产业赋能、生态提升,走出了一条“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作为武汉新城的“优质合伙人”,天行新城集团将继续以产城融合、产业兴城为主导,与武汉新城同生长共未来,持续赋能区域价值逐步提升,全力推动武汉新城打造“山水城、家园城、智慧城”,为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一揽子”合作走出央地合作新路径 天行体育、长江电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3-01-11
-
竞进提质厚植发展动能 以进促稳勇担先行使命——天行体育召开2023年工作务虚会
2023-01-03
-
董卫民调研天行体育时要求:探索转型升级路径 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22-12-14
-
关于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工作的通知
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