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荆楚网:“院士团”为花山生态新城支招

发布时间:2010-07-09 16:36

来源:admin

点击量:

2009-8-31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花山新城紧邻武汉新港北湖-白浒山港区、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三大城市功能区。

花山新城以带形城镇发展格局为基础,形成严西湖、花山港和严东湖三大区片。

(记者陈凌墨王海玉通讯员曾波)再过5-8年,武汉东部将崛起一座“绿色样板城”——花山生态新城。在这个66.4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冲厕所用的是中水,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农田拒绝化肥,路上跑的多是电动车和自行车,城内的产业也都得有“绿色”标签……

昨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在汉顺利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评审。10位院士、专家就生态新城建设中的水污染防治、生态定位等提出了诸多建议和看法。花山生态新城项目是院士咨询服务中心今年4月成立以来首个大型受托战略咨询项目,旨在采取院士领衔、国内外合作等方式,为《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提供国内最高规格的咨询服务。

省两型社会综改办有关人士表示,市民一直在问,两型社会到底怎么建?而花山新城将回答这一问题——建成后,将成为武汉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示范区。“花山区域正好位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三大项目(青阳鄂循环经济示范区、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围合交集之处”,这位人士表示,规划中的花山生态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是我省两型社会首个生态城市,规划范围总用地约为6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0万人,将计划用200亿-300亿元探索新机制,建成我国内陆首个以“临江滨湖、游憩休闲”为特色,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绿色智能化环保型的生态城。

今年6月,花山生态新城获省发改委正式立项。上月底,武汉市首条生态景观路——花山大道已动工。目前,新城3.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方案已初步确定,新城10个专项规划也即将制定完成。农民安置社区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及生态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生态湿地公园等功能性项目即将陆续开工。

院士建言

应该追求生态实质

不要弄成“变相房地产”

“生态新城,千万不要只做生态的表面文章,不要弄成变相的房地产,应把生态的实质做在里头。”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花山生态新城的总体规划,体现了生态城市的功能,避免了国内一些生态区规划的误区。

对于生态城市的定位,牛文元归纳为三句话:第一,统一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第二,统一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城市不是光让人居住,它还应引领地区居民财富增长,否则城市的意义就丧失了;第三,统一协调精神、理念、伦理、文化,要体现生态的精神、生态的理念、生态的伦理。

他还强调“和谐”对于新城的重要性。“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人要和谐。我们怎么样向自然索取,就怎么样向自然回馈。”

成败在于水应禁用含磷洗衣粉

“最近武汉东湖水华爆发,主要是磷超标厉害。武汉应禁止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在禁止化学物排放上做一些积极的政策探索。”水文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无论花山还是整个武汉,“两型”建设的关键在水,成也在水,败也在水。

王 浩说,花山新城,水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应该在水环境保护上做好示范。武汉的湖泊环境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污水和雨水没有分流,导致暴雨时大量污水排入 湖河。花山地势较低,遇大雨内涝严重,而目前是劣五类水质的严西湖,是未来花山新城的心腹之患。他建议在严西湖率先进行雨污分流的建设。

此外,水产养殖和水田面源污染也要控制,禁止湖面的网箱养殖。“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该先于工厂进行建设,把准备做在前面。”

环境工程专家钱易则建议,新城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应考虑污泥的处理,将其作为建筑材料来开发。